首页>资讯 > 正文

大理州云龙县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2023-08-16 22:07:37 出处:云南网


(资料图片)

8月15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人民法院以首个全国生态日为契机,举办公众开放日和环境司法新闻通气会,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展示云龙法院近年来环境司法工作取得的成绩。

活动首发云龙县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纪实片《守护绿美家园》,近5分钟的纪录片通过护林员余务标讲述了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片中出现了保护区内亚洲黑熊、白鹇、黄喉貂、赤麂等动物的影像。

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董利斌说:“经过全域布局与精细、科学的管护,保护区旗舰物种滇金丝猴数量从2007年的70多只增加到200余只。”

会上,云龙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光林发布了四个环境资源审理典型案例,介绍了在推动绿美乡村建设、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森林资源的过程中,云龙法院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靠前提供司法服务、在重点保护区域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审判点、加大对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等经验做法。

近年来,云龙县人民法院坚持预防性与修复性相结合的现代环境司法理念,在执法办案中不断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新路子。云龙法院院长铁虹介绍:“基层法庭兼具诉讼服务站、旅游巡回法庭、生态保护法庭三项职能,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落实以生态环境修复为中心的损害救济制度,在天池保护区内建立生态环境公益林修复基地,探索“替代性修复”“异地恢复”“补植复绿”等责任方式,让环境侵权人变成环保行动者。

云龙县人民法院联合公安、检察、环保机关,构建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平台,通过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相互衔接,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资源保护格局;与天池保护区管护局共建生态环境保护审判点,将审判关口前移,打造流动的办案平台、移动的法治宣传阵地;与同济大学法学院签约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和生态环境保护教学实践基地;联合高校、政府,在云龙太极游道打造生态法治廊道,打造生态司法保护基地;举办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天池论坛”,邀请同济大学、大理大学法学院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讨;在宝丰古镇、诺邓古村、功果桥镇建立古村落、古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官工作站,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强化生态保护理念;联合县检察、公安、住建等十五家执法部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通气会后,参与活动的人员一起到位于天池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公益林修复基地,开展植绿护绿活动。此次联合植绿活动共种下1200余株云杉种苗。

云南网记者 段苏航 摄影报道

消费
产业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