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理论周刊丨陈旭东:如何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好不好,对民营经济的规模、质量、效益高低具有决定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继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之后发布的又一重磅文件,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
理论周刊丨以机制创新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近年来,菏泽市委坚持把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工程来抓,创新实行“三个三”理论学习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推进制度落实,提升学习效果,为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
理论周刊丨适度超前,“度”在哪里?
适度超前,过了这个“度”,就会沦为面子工程。打着适度超前的幌子,靠借债出“政绩”,脱离实际、好大喜功,不顾条件一哄而上,实际上就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做法,背离民生工程初衷,背离人民至上初心,既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又影响地方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反对,及时纠正。
理论周刊丨谨防年轻干部“心态老化”
年轻干部犹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本应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但如今,有些年轻干部却出现了熬日子、混工作、盼退休的“心态老化”问题。这些年轻干部明明年富力强,却不想干事、不会干事、不敢干事,一副暮气沉沉的模样。如若放任不管,让“未老心衰”的病症蔓延下去,势必造成懒政怠政污染政治生态的结果,不利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和基层事业发展。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各级党组织要打好思想引导、能力培养、关爱激励“组合拳”,提振年轻干部精气神,保持“不老心”,焕发“年轻态”,以饱满热情干事创业,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报道 策划 任宇波 邵方超)